四號人格:渴望獨特的跑手🏁
- Kong Choi

- 4月22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5月3日

你看到上面的圖,有甚麼聯想?是不是有點像一位努力奔跑、全力以赴的賽跑選手?👟
沒錯,我們會以「跑手」的心態來形容四號人格。不同於表面那種風格獨特、情感豐富的形象,我們說的「跑手」,指的是一種心態 —— 持續追趕、更好、超越現狀的內在驅動 💨。
四號從小就很敏感地察覺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。他們常常覺得「最好的,總不在我手中」,因此總是處於一種追尋的狀態 —— 追求與別人不同的自我價值,並從中獲得一種獨特的超脫感 🌈。
🌟 核心追求:獨特 💎
四號最想要的是一種感覺 —— 我和別人不一樣。而這份不同,對他們來說不只是風格或品味的差異,而是一種內在價值的確認:「我與大眾不同,我不是平凡的。」
這種「獨特」可以透過很多方式獲得,例如:
在競爭中勝出,證明自己優於他人 ⚔️
選擇與大眾不同的生活方式(如不做朝九晚五)🌿
投入社會容易忽視的群體或議題 🐾
超越社會標準,成為圈子中的頂尖人物 📏
體驗強烈、深刻、甚至極端的情感,感受「平常人感受不到的東西」🌌
這些,都是他們通往「獨特」的路徑。
🔍 他們會怎麼做?讓自己「與眾不同」
為了實現「我不一樣」,四號會積極尋找可實踐的方式。他們的行為背後,其實都圍繞着一個核心動機:讓自己「與眾不同」。
🐾 1. 關心被忽略的事物
四號天生對被遺忘、被邊緣化的事物特別敏感,就像在關心世界,也像在照顧內心曾經被忽視的那一部分。
✅ 正面例子:關懷弱勢、推動文化保存、照顧流浪動物。
❌ 負面例子:沉迷悲劇、吸引破壞性關係,例如接濟危險人物反而傷害自己。
⏳ 思考題:為甚麼有些四號看起來對弱勢或悲劇不太關心?
👉 如果四號的焦點放在社會成就,他們可能會較少表現這類關懷。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內心不受感動。
⚔️ 2. 與人競爭,證明自己更好
「贏過你,就代表我與你不一樣」—— 四號也會透過競爭來確立自身的獨特性。
✅ 正面例子:參與比賽、爭取排名、提升專業能力。
❌ 負面例子:暗中破壞競爭對手、妒忌朋友的社交圈甚至進行操控。
⏳ 思考題:為甚麼有些四號不太競爭?
👉 他們可能選擇走一條根本不同的路,例如選擇不一樣的職業與生活方式,而不是與人直接一決勝負。
📏 3. 不斷提升自我標準
四號會設立高標準來要求自己,因為「我比你更有深度、更堅持」,這也是他們獲得價值感的方式之一。
✅ 正面例子:比別人更認真、更仔細、更專注。
❌ 負面例子:過度自我批評,做得再好也覺得不夠好,甚至因自責而辭職放棄。
⏳ 思考題:為甚麼有些四號看起來沒那麼嚴格要求自己?
👉 如果他們的目標不是放在社會標準,而是其他領域(如情感、藝術),他們可能就不太在意這方面的表現。
🎨 4. 追求超脫與極端的感受
四號也會藉由創作、冒險、情感深度等方式,進入一種「非日常」的狀態,感受「比平凡更深」的世界。
✅ 正面例子:畫畫、寫詩、創作音樂、參與感官體驗活動。
❌ 負面例子:追求刺激如吸毒、性成癮、自我傷害。
⏳ 思考題:為甚麼有些四號不追求這些強烈感受?
👉 他們可能把「獨特」投放在穩定發展的領域,自然會減少追求「感覺刺激」這條路。
🛤️ 5. 活出一種「與眾不同」的生活
四號最喜歡的其中一件事,就是讓你看到:「我活得和你不一樣。」
✅ 正面例子:選擇自由職業、到海外義工。
❌ 負面例子:逃避社會責任、反社會行為、選擇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。
⏳ 思考題:為甚麼有些四號生活看起來很正常?
👉 如果他們的「獨特」投放在社會層面,他們就會在職場或人際中發光,而不需要「另類生活」來突圍。
🔥 最重要的提示:看動機,不只看行為!
有些人穿得另類、喜歡藝術、愛講心事,不代表就是四號。真正的四號,是從心底渴望:「我要「與眾不同」,我不願成為平凡的一部分。」
✅ 他們做每件事,其實都在追求一種與別不同的價值感。
❌ 如果一個人行為另類但只是出於叛逆、從眾、或模仿,那未必是四號。
🔍 要了解四號,不能只看他「做了甚麼」,而是他「為何而做」。
👀 小測試時間:你或你身邊是四號人格嗎?
問問自己以下問題👇:
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跟別人「有所不同」?
你是否總是對平凡生活感到無趣?
你是否會因為看不到自己的「獨特」而感到失落?
如果你的答案多數是「是」的話,不妨再深入了解一下自己是不是四號人格 🌀





留言